一、目的
為提高社會各界對消費者權益之重視,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以下簡稱行政院消保處)持續支持「108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活動,並借重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推薦之學者專家名單,邀請相關領域學者、消保專業人士與社會賢達,組成具第三方公正單位性質之評選委員會進行本次選拔,期藉由本活動鼓勵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保護議題之媒體從業人員,同時提升消費者權益新聞報導與節目的品質,進而達到建立民眾消費行為中自我保護意識。
二、獎勵對象及報名方式
(一)獎勵對象:
凡為中華民國境內依法設立之平面媒體、電子媒體、網路媒體之工作者(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其在民國107年10月1日至民國108年9月30日所發表、刊登符合消費者保護法第二條第三款所定消費關係之作品。
(二)報名方式:
由所屬媒體事業機構推薦,報名件數不限。媒體單位所推薦之作品若得獎,本活動鼓勵媒體單位安排優勝作品於節目或版面中重播(刊)1次,並視情形請學者專家或消保官分析該作品或宣導消保觀念,以擴大社教功能,增進媒體的企業形象。
由報導者本人直接報名參賽,報名件數不限。
為擴大社會參與,本活動歡迎民間消保團體及地方政府消保官主動向主辦單位推薦優良作品,主辦單位將根據推薦名單通知被推薦之媒體並鼓勵其報名參賽。
「平面媒體類-熱心報導獎」須由媒體業者推薦參加,推薦作品以刊出日期所屬地區為準。
(三)報名及活動期間:
作品報名與收件期間:即日起至108年9月30日止(以郵戳及線上報名系統時間為憑)
作品審查與評選期間:108年10月上旬起至中旬
頒獎典禮暨表揚活動:108年11月6日
三、獎勵項目
1、平面媒體類(含以圖文呈現之網路作品):
專題報導獎:以單篇或系列的事件(或議題)為單位之深度新聞報導(非學術專業調查報告)。單篇字數至少5千字以上;系列報導篇幅至多12篇。
平日報導獎:針對單一事件或議題之即時新聞報導。
熱心報導獎:為鼓勵報導者廣泛報導消保議題,本獎項針對平面媒體於民國107年10月1日至民國108年9月30日期間,報導消保相關議題至少50篇,且報導內容完整豐富之報導者給予獎勵。本獎項將由媒體自行推薦,並由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得從缺。
2、電視新聞類(含以影音呈現之網路作品):
專題報導獎:報導者針對單一事件或議題之深度報導,總長度不超過2小時;單一事件或議題以單元型態播出2集(含)以上之系列性深度報導,總長度不超過2小時,得刪除廣告內容。
平日報導獎:報導者針對單一事件或議題之即時新聞報導,同一事件或同一議題之主題,不得重複報名。
3、廣播媒體類專題報導獎(含以廣播形式呈現之網路作品):
針對單一事件或議題之深度報導,總長度不超過2小時;單一事件或議題以單元型態播出2集(含)以上之系列性深度報導,總長度不超過2小時,得刪除廣告內容。
4、雜誌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以單篇或系列的事件(或議題)為單位之深度新聞報導。單篇字數至少5千字以上;系列報導篇幅至多12篇。
5、評審團特別獎:
本獎項由評審團就當年度之參賽作品中,選出對提昇消費者保護意識相關議題最有貢獻的作品,由平面媒體類和電子媒體類委員分別就該類別推薦,並經全體評審委員會2/3以上決議產生,得從缺。
四、評審機制
1、本次評審團之組成,特邀請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炳宏先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教授)擔任評審總召,與學者專家、社會賢達組成評審委員會遴選出本次獲獎作品。
2、評分標準:
(1)積極督促維護產品和服務品質20%。
(2)提升社會大眾消費意識及促進正確消費30%。
(3)報導與分析是否具深度與廣度30%。
(4)內容是否公正周延報導並經適當查證20%。
五、獎勵方式
1、審查方式:
・「平面媒體類」除「熱心報導獎」外,各獎項經評審委員選出入圍作品8名;以該8名作品中評選出特優獎各1名、優勝獎各2名及佳作各5名,並透過公開方式表揚。
・「平面媒體類─熱心報導獎」共評選1名,經由評審委員決議產生,並以公開方式表揚,得從缺。
・「電視新聞類」各獎項經評審委員選出入圍作品5名;以該5名作品中評選出特優獎各1名、優勝獎各2名及佳作各2名,並透過公開方式表揚。
・「廣播媒體類專題報導獎」、「雜誌媒體類專題報導獎」獎項分別經評審委員各選出入圍作品3名;以該3名作品中分別評選出特優獎1名、優勝獎1名及佳作1名,並以公開方式表揚。
・「評審團特別獎」由評審團就當年度之參賽作品中,選出對提昇消費者保護意識相關議題最有貢獻的作品,由平面媒體類和電子媒體類委員分別就該類別推薦,並經全體評審委員會2/3以上決議產生,得從缺;獲選本次「評審團特別獎」之作品,不再頒給其他獎項。
・上述獎項得不足額入圍,入圍名單將事先公布。
2、獎勵:
「平面媒體類」:
專題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3萬5千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2名,各頒發獎金2萬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5名,各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平日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3萬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2名,各頒發獎金1萬5千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5名,各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熱心報導獎:獎勵名額為1名,頒發獎金1萬2千元及獎狀乙張。
「電視新聞類」:
專題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5萬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2名,各頒發獎金2萬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2名,各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平日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3萬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2名,各頒發獎金1萬5千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2名,各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廣播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3萬5千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1名,頒發獎金1萬5千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1名,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雜誌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特優獎:1名,頒發獎金3萬元及獎座乙座。
優勝獎:1名,頒發獎金1萬5千元及獎牌乙面。
佳作獎:1名,頒發獎金8千元及獎狀乙張。
「評審團特別獎」:1名,頒發獎金6萬元及獎座乙座。
六、報名注意事項
報名日期:自活動辦法公告起至本(108)年9月30日止,信封請註明報名參賽「108年度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報名以郵寄郵戳與線上報名系統時間為憑,逾期不予受理。
報名方式:請於活動網站線上報名系統上傳報名作品,並將報名表與參賽作品各一式親自繳交或掛號郵寄至《新視紀整合行銷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15台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六段467號11樓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小組收)。
徵件範圍:自民國107年10月1日至民國108年9月30日所公開發表之作品。
參賽作品規格:
(1)平面媒體類:
參賽作品請轉PDF檔並上傳至線上報名系統。
報名表一式。
參賽作品一式,並加裝封面。
(2)電視新聞類:
參賽作品請上傳YouTube並將連結上傳至線上報名系統。
報名表一式。
DVD光碟【MPEG-4(H.264)或MOV(H.264)檔案格式】一式,封面上註明播出日期與主題。
(3)廣播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參賽作品請上傳YouTube並將連結上傳至線上報名系統。
報名表一式。
DVD光碟一式【MPEG-3(H.264)或MOV(H.264)檔案格式】,封面上註明播出日期與主題。
(4)雜誌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參賽作品請轉PDF檔並上傳至線上報名系統。
報名表一式。
參賽作品一式,並加裝封面。
其他注意事項:
- 每份報名表限填一個獎項資料,由媒體機構推薦者須經所屬單位查驗屬實,加蓋單位及負責人印信後始屬有效;除報名表外,參賽者不得在作品上簽名或標示記號,所有參賽報名資料恕不退件。
- 為維護公平競爭原則,參賽者請詳細確認作品報名類別,每件作品限報名一個獎項。
- 參賽作品非原播出內容、總長度不符規定,或發表作品人與申請人不同,均視為資格不符,不予受理。
七、著作權說明
得獎之作品,倘有侵害他人權利、非自行製作或違反政府法令情事,且經查證屬實者,將取消其入圍及得獎資格,並追繳其已領得之獎金、獎座或獎狀。
本獎勵活動自受理報名時起至頒獎結束期間,為因應活動宣傳之需,得獎作品之著作人應同意授權主辦單位無償使用,得獎作品亦得由主辦單位以任何形式留存及日後非營利無償使用。
八、洽詢方式
若對本活動辦法有相關疑義,可於平日上班時間之09:30-12:30、13:30-18:30間
來電洽詢新視紀整合行銷傳播股份有限公司 <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小組>
聯絡電話:(02)2653-9292分機216 張先生
玖、評審委員名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陳炳宏 委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大眾傳播研究所 王維菁 委員
銘傳大學 新聞系 陳郁宜 委員
世新大學 新聞系 胡光夏 委員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 楊麗萍 委員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 羅世宏 委員
史坦利國際傳媒 陳申青 委員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柯舜智 委員
世新大學 新聞系 陳秀鳳 委員
新北市政府法制局 王治宇 委員
拾、得獎名單
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
特優 | 李樹人、陳雨鑫、鄧桂芬、簡浩正、劉嘉韻、陳婕翎、羅真、魏忻忻 / 達文西A健保、一次性耗材重複消毒 ─手術室裡不能說的秘密系列報導 | 聯合報 |
---|---|---|
優勝 | 蔡佳珊、林珮君、鄭傑憶 / 蜜蜂農藥暴斃系列報導 (共7篇) | 上下游新聞市集 |
優勝 | 彭宣雅 / 進口洋雞肉凍多久沒標示 國人能安心吃? | 聯合晚報 |
佳作 | 朱正庭、李姿慧、甘芝萁 / 馬自達水箱噴水瑕疵召回 | 蘋果日報 |
佳作 | 林珮君、蔡佳珊 / 蛋荒真相 (共2篇) | 上下游新聞市集 |
佳作 | 江明晏 / 數位匯流掀眼球爭奪戰 消費者剪線潮下的生機 | 中央通訊社 |
佳作 | 蔡佳珊 / 嘉磷塞標準放寬爭議(共2篇) | 上下游新聞市集 |
佳作 | 洪敏隆、沈能元、許稚佳 / 露得清含「合成蠟」微粒,因《蘋果新聞網》追查環署發函業者禁用 | 蘋果日報 |
平面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特優 | 彭慧明、梁玉芳、蕭白雪、黃晶琳、林于蘅、林秀姿、鐘聖雄、林彥呈、章凱閎、馮靖惠、張錦弘、陳雨鑫、陳金松、廖炳棋 / 隱私網戰(透明人生、企業巨獸、政府作為) | 聯合報系聯合報、經濟日報、願景工作室 |
---|---|---|
優勝 | 李樹人、王郁婷、劉嘉韻、陳婕翎、簡浩正、羅真、陳雨鑫、賴香珊、黑中亮、戴永華、修瑞瑩 / 尋找厝邊好醫師─「聰明就醫×健保大數據」系列/白內障手術 | 聯合報 |
優勝 | 童儀展、林玉婷、葉佩珒、鍾雨璉 / 送了還是袂爽!餐飲外送如何送進你心坎? | 食力傳媒 |
佳作 | 吳姿賢、蔡惠萍、侯俐安、楊凱竣、王彥鈞、顏凱勗、侯永全 / 每天被偷走的100萬分鐘—解鎖台鐵誤點之謎 | 聯合報 |
佳作 | 侯俐安、蔡惠萍、邱瓊玉、何炯榮 / 要命設計—斑馬線殺人 | 聯合報 |
佳作 | 廖禹揚、吳家豪、江明晏、吳柏緯、潘姿羽 / OTT數位經濟浪潮來襲-消費者拿回收視主動權 | 中央通訊社 |
佳作 | 沈能元、江慧珺、黃仲丘、林芳如、張博亭、陳思豪、許稚佳、吳慧芬、王志弘 / 亞培安素變質,因《蘋果新聞網》追查,亞培承諾改善及台北市衛生局公布「食品安全通報原則」 | 蘋果日報 |
佳作 | 林珮君、段雅馨、蔡佳珊 / 非洲豬瘟│防疫與廚餘之戰 (共11篇) | 上下游新聞市集 |
平面媒體類-熱心報導獎
獲獎 | 陳怡文 / 全台鬧蛋荒 蛋商祭限購措施等消保新聞逾80篇 | 蘋果日報 |
---|
雜誌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佳作 | 童儀展、林玉婷、蔡幸儒、黃欣培、黃敬翔 / 醒醒吧!開咖啡館沒想像中浪漫! | 食力傳媒 |
---|
電視新聞類-平日報導獎
特優 | 陳怡芸、吳財賢、俞子堯、徐宏智 / 泡棉壁貼危安-易燃無法管 | 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優勝 | 魏于恬、葉凌帆、洪婕芸 / 全台醫療危機! 鱟試劑遭狸貓換太子 | 臺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優勝 | 林彥汝、李鴻杰 / 植牙-高價的秘密 | 中華電視公司 |
佳作 | 華舜嘉、趙國瑞 / 健康零食?"蔬果脆片"驚人事實 熱量竟比肥豬肉高! |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佳作 | 劉盈盈、鄭鴻昇 / 天然.化學醬油大不同 驗出果糖酸即"非釀造" | 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視新聞類-專題報導獎
特優 | 吳志怡 / 學保,保不保? | 財團法人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
---|---|---|
優勝 | 黃麟琬、曾驛翔 / 年年春,吃多少? | 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
優勝 | 周依蝶、溫鈺萍、林正堅、祝嘉嵩 / +設專法 營養午餐革命 | 中國電視公司節目中心 |
佳作 | 林上筠、柯勝雄 / 舌尖上的真相-你吃的是美味,還是美「偽」 | TVBS |
佳作 | 陳雅琳、鍾心怡、楊東漢 / 新聞深呼吸 - 純天然的真相 | 壹傳媒電視廣播股份有限公司 |
廣播媒體類專題報導獎
特優 | 楊文君 / 特斯拉降價系列報導 | 中央廣播電台 |
---|---|---|
優勝 | 朱茹玉 / 「省事」消費,小心不省心 |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高雄分臺 |
佳作 | 王昱傑、王涵瑩 / 偽裝桃太郎的臺灣製品 |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台 |
評審團特別獎
獲獎 | 鄭傑憶、蔡佳珊、林珮君、劉怡馨 / 揭開全台最大農藥漏洞——檳榔共業三十年 (共12篇) | 上下游新聞市集 |
---|